【音乐第一】
【弥疑第二】
咸盐少许,我们把视角暂时回到我们今天的主角——山灵M2上来。
其实,我所知道的,去年山灵在出M2的时候,M5其实就已经在研发过程中了,只是因为M2的风头太盛,仿佛让我们反而忘记了这个旗舰的存在。
当月初的时候,M5开发布会的时候反而让我觉得是有点突然,但真正让我们感到震惊事情却是发布的内容。
恐怕不仅仅是我,关注这款机器的烧友们可能当时都是觉得一头雾水的。在例行的道贺之后,我又重新看了两篇那个视频,然后给自己提了这样的三个问题。
问题一、大厂旗舰,何以定价2480?
对此,商家没有给出解释,但活生生的事实是,这个旗舰很便宜。便宜当然没啥不好,所以厂家当然没有解释的必要——便宜还不好吗?
便宜的价格,给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产品水平不好,但我在听到M5的声音以后,觉得显然不是这个原因,M5的声音水平虽不敢说是秒天秒地,但如果传闻卖三千多也没啥问题。显然,从厂家自信的态度上和我自己实际听感来讲,M5的定价绝对不是因为产品水平不足。
第二个猜测就是厂家希望用低价来增大销量,提高品牌公信力,甚至垄断市场,这个猜测,我觉得客观上是有这方面的效果,但实际上其实也不太可能,毕竟整个市场是一个连锁效应,想要垄断市场又谈何容易呢?山灵这样的成熟的企业,是不会不考虑到这一层的。
第三个原因的可能性是与同时发布了新产品的友商的定价相互参考了一下。这个可能性有,但是我们都知道国砖市场绝不是普通的消费品市场,未必定价低就会有更好的市场和口碑,且如果价格不同,市场定位不同,岂不是更避免了冲突?所以我觉得与友商的竞价这一条,也不会是这个机器低定价的主要原因。
那么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为何如此定价后,还一再申明,M5是山灵的随身听旗舰产品呢?我这里先卖个关子,诸君也想一想,看我们是否不谋而合。
问题二、山灵M5为何仍然是保持了M2的外观,体积也没有特别大来增强音质呢?
我们都知道,往往声音水平与体积成正比,在同样的工艺设计水平下,谁的体积大,谁就可以排布更多的电路、设置更大的电容、更好的抗干扰、更好的供电,但是山灵却并没有给这个旗舰搞成一块巨砖,以最大程度上地提高声音水平呢?
是因为做不出来?显然不是嘛,山灵这样的厂家,说技术不够,鬼都不会信。
这是第二个关子,看官可先想着,等我后文揭晓。
问题三、山灵M5在3月22日正式发售,与同价位的另一款国砖发售时间仅仅相隔一天,是约战的节奏吗?
这个问题,我们也先放下,其实可能这个问题是目前大家所最关心的问题,M5和L3到底买哪个。其实这个问题挺复杂,我还没听到L3的声音,所以没法说什么,只能说没有哪个东西是绝对好或者绝对不好的,你需要自己思考研究,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个。
这几个问题,我将在后文中,逐一分析,给出我的看法。
第三个问题就比较可怕了
两款同价位的国砖几乎同时发布,是约的节奏吗?
这个问题这几天在各个平台上,特别是隔了一趟街的隔壁吧,吵得昏天黑地,各色人等粉墨登场。我看也没吵出个所以然来,所以,我觉得我在这篇枪文里,其实也很难给什么结论。
毕竟我还没听过L3.
这两家是不是约呢?我觉得不是。我对这两家的印象都非常好,山灵是个稳重的厂家,且随身听并不是他们的传统产业,所以一直在圈子里都是谨慎谦和的,对友商一直也都是很尊重。而老万这个人,比较直,在圈子里这么多年一直注重自己的产品,在营销方面也是以产品水平为中心,且,我跟万总有过一次不期而遇,他给我的印象就是务实的,内心是有些骄傲的,我这个骄傲的意思是,强烈的自尊心和道德感。
这样的两个厂家,虽然规模不同,但都是业界比较口碑的,经过时间验证的成熟的厂家,我觉得他们都不会在产品以外的事情上做太多台面下面的工作的。
今天看羊驼君的帖子,也印证了这个看法。双方在展会上见面都是相逢一笑。
那么,这个事儿是从哪儿来的呢?其实我也不知道。
只能说,一些好事者的或无聊、或险恶、或无耻的心态在作怪。
丑恶的事情我们就不多说了,那么这次遭遇战的结果是什么呢?我的看法是——双赢!
没错,对于商家来讲,乐彼和山灵的双赢。通过这次事件,几乎给消费者这样的一种认识,L3和M5到底哪个更强一些,谁也不知道,但是在这个价位上都是好机器,都是对原有的2000-3000的播放器市场的一次冲击甚至洗涤。人们在选择的时候由原来的多选,变成了二选一,如果细算一下,这不是双赢是什么?
当然,对于其他厂家,这也不是坏事,这就督促着各个厂家都要重新调整产品战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与这次比赛的两个选手竞争。对于整个国砖市场而言,提高了整体的竞争力,去与高端消费型播放器和洋砖进行竞争,与所谓的"HIFI手机"进行竞争。
如果我们都把着眼点放大,就会发现更加广阔的市场,这个更加广阔的市场还恰恰需要每个友商联手才能共同开发。
而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个水准的播放器都卖到2500了,还不是好事儿吗?
【切克闹第六】
先来解释一下这个标题,因为从第三章开始,标题的主题分别是“望”、“闻”、“问”,那么第六章,就应该说“切”了。我想了想,也不知道切什么好,如果说说切歌的问题,其实也没啥可说,且我是个不太喜欢频繁切歌的人;而如果说切题,这本就是一篇漫谈,又有何题可切呢?
想来想去就想到了这个不着边际的词,切克闹,这个词的意思是“check it now”,也就是核查一下,确定一下的意思。我觉得到了这里,我们也是时候对M5这个机器check一下了,或者是,是总结一下了吧。
6-1、声音素质
山灵M5这个机器的素质,我觉得相比QA360原版、七彩虹C4或者N6这样的传统意义的、得到广泛承认的优质大砖相比,总体来讲并不算逊色,但有些地方还是显得在一些细微的地方还略有不足。比如,M5在声音整体的解析、声场分离度、高低频的延伸能力等方面相比大砖并不逊色,但是在解像力何动态上还略有不足。还有就是M5的推力相比那几个大砖也有所不足。当然,无论从价格还是体积上来讲,M5能达到接近于这几款经典素质大砖,这本身就是胜利了。
而如果相比于传统意义上的2000元左右级别的“中砖”来讲,M5声音素质的优势又是非常明显的。2000左右级别的“中砖”,至少我是从没听过声场、分离、解析等方面可以与M5相比的。推力上也应该是没有比M5推力大的。
所以,按照我的看法,我觉得M5素质大致应该是比大砖略低一点,而明显高于中砖的。所以我这段时间说过很多次,M5可以认为与QA360、C4处在同一水平区域里,但比起那两个大砖,在一些地方还略有不及的这样一个状态。
6-2、调音
山灵的调音水平,我这里无庸赘述。M5延续了之前产品的宽松温润、而清晰有序的调音方式,但M5相对M2来讲声音更显清亮通透,甚至基本上我觉得已经不算是所谓的“暖声机”了。
M5的调音完成度很高,在这个调音思路里,基本上没有再调整修改的意义何必要的感觉。
而与前文中所列的C4、N6不同,M5的调音方向更为开放,基本上可以胜任除了比较极端的音乐方式的绝大多数音乐风格,而都非常优秀。
6-3、搭配
山灵M5我所试验的这些耳机里,相对搭配最好的是GR07,两个调音素质兼备的设备放在一起,听感异常优秀,同样是素质与乐感并具。整体声音柔和宽松、空间开阔,侵略性不强。请大家不要轻视了GR07这个599块钱的塞子,前几天有个业界前辈教导我“GR07这个塞子值3000块钱”,霎时间我觉得以前我自己吹嘘自己是“天字第一号GR07粉”实在是相差太远了……
另一个非常好的搭配是MOJITO,与MOJITO的搭配,你就可以知道M5的素质到底有多高了。不过抱歉,MOJITO这个塞子好像是已经卖完&绝版了。
我其他的塞子比如说绯、W4R、MX980、大白等这些塞子,搭配起来都各有味道,都有比较好的组合。而与达音科T5的搭配,其实也还好,但是不如其小弟与T5的搭配那样具有化学反应。
6-4、折腾
M5的LO质量不错,我试着捆了一下,比M2的LO质量好很多。如果有一个合适的耳放组合,搭配起来,意义还是挺大的。
M5数字输出,我没试不好说。
USB DAC,也没试过,按照一般情况来讲。MP3的这个功能不会比它自己播放更好,所以看官只要自己看功能的使用方式就好了。
6-5、用法
其实,按照我上次对M2的谈论,M5应该算是个“便携大砖”。也就是当作随身听使用,可尴尬的是,如果你有了M5作为便携,书包里的大砖相对于M5的提升又不算大,所以……你有M5的话,可能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