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灵M5听感 国砖吧大神为您完全解读山灵M5
山灵M5听感 国砖吧大神为您完全解读山灵M5
2016-10-27 17:05:30
作者:盖梁支座 来源:国砖吧

 【音乐第一】

看见上面这个标题,你一定会觉得奇怪吧。虽然我写东西一直使喜欢罗列条目,开中药铺子,但是以前都是把数字放在前面,然后加上顿号和标题。这次也是在《世说新语》上看见这样的目录,觉得挺好玩的,就索性拿来效颦当时个乐呵吧。
开篇说点闲话吧,山灵M5是最近这几天圈子里的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了,我有幸听到了这台刚刚上市的机器,更有幸被吧友轰炸式提问,所以就在这个大家都比较关心的帖子里,我开篇的时候夹带一点私货,说几句我所想说的话。
‘玩器材几年了,几乎每隔几天就要争论一回“素质和听感哪个更重要”的问题,其实这显然是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就像“爱情到底是什么”、“汪峰到底算不算摇滚”一样,其实真的讨论不出什么结论和意义,对于我来讲,我也没有答案,但我也有自己的真实的看法,就是音乐最重要。
当然我并不是说,用某某低劣的器材才能享受到真正的音乐,你们这帮烧器材的都有病。我的看法就是器材就是为音乐的内容和情绪而服务。我们对器材的追求,其实原本就是为了更好的理解、感知音乐所给我们的沟通和教化,领会到更多、更深远的音乐内容。
于是,问题来了,音乐是什么?其实我也不知道,至少我还无法形而上地对音乐进行一个准确地概述,只能说,我觉得音乐是老师。
年轻时候,听说小泽征尔听到《二泉映月》时候说“这乐曲应该跪着听”,我其实是不理解的,腹诽曰“您这跪着是给谁看?站着坐着不都是一样吗?难道坐着就不能感动?”,这几年听的音乐多了,也加之年岁越大了,逐渐有些理解这句话了,小泽大师的“跪着”实际上是一种反馈,是他对音乐本身的一种仪式上的互动。我觉得小泽大师在这个时候,或许也把音乐当作老师了吧。
也是年少的时候,听苏文茂先生说的相声《弹琴》,里面说,古人弹琴之前是要焚香沐浴的,少时不解,觉得可笑。现时也明白,这种仪式化的尊重,是人与音乐之间的交流,是人追求音乐精神的一种自我修养的方式。
朋友们啊,音乐不是你无聊时候给你解闷的玩具,也不是让你肆意发泄感官的摇头丸,更不是你写作业办公时候耳机里的可有可无的背景音。他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是诤言无讳的历史,是镜子里的另一个自己。

关于对音乐概念的理解,以后我们还有机会讨论。再说下去,恐怕这篇枪文就要变味了。

【弥疑第二】
咸盐少许,我们把视角暂时回到我们今天的主角——山灵M2上来。
其实,我所知道的,去年山灵在出M2的时候,M5其实就已经在研发过程中了,只是因为M2的风头太盛,仿佛让我们反而忘记了这个旗舰的存在。
当月初的时候,M5开发布会的时候反而让我觉得是有点突然,但真正让我们感到震惊事情却是发布的内容。
恐怕不仅仅是我,关注这款机器的烧友们可能当时都是觉得一头雾水的。在例行的道贺之后,我又重新看了两篇那个视频,然后给自己提了这样的三个问题。
问题一、大厂旗舰,何以定价2480?
对此,商家没有给出解释,但活生生的事实是,这个旗舰很便宜。便宜当然没啥不好,所以厂家当然没有解释的必要——便宜还不好吗?
便宜的价格,给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产品水平不好,但我在听到M5的声音以后,觉得显然不是这个原因,M5的声音水平虽不敢说是秒天秒地,但如果传闻卖三千多也没啥问题。显然,从厂家自信的态度上和我自己实际听感来讲,M5的定价绝对不是因为产品水平不足。
第二个猜测就是厂家希望用低价来增大销量,提高品牌公信力,甚至垄断市场,这个猜测,我觉得客观上是有这方面的效果,但实际上其实也不太可能,毕竟整个市场是一个连锁效应,想要垄断市场又谈何容易呢?山灵这样的成熟的企业,是不会不考虑到这一层的。
第三个原因的可能性是与同时发布了新产品的友商的定价相互参考了一下。这个可能性有,但是我们都知道国砖市场绝不是普通的消费品市场,未必定价低就会有更好的市场和口碑,且如果价格不同,市场定位不同,岂不是更避免了冲突?所以我觉得与友商的竞价这一条,也不会是这个机器低定价的主要原因。
那么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为何如此定价后,还一再申明,M5是山灵的随身听旗舰产品呢?我这里先卖个关子,诸君也想一想,看我们是否不谋而合。

问题二、山灵M5为何仍然是保持了M2的外观,体积也没有特别大来增强音质呢?
我们都知道,往往声音水平与体积成正比,在同样的工艺设计水平下,谁的体积大,谁就可以排布更多的电路、设置更大的电容、更好的抗干扰、更好的供电,但是山灵却并没有给这个旗舰搞成一块巨砖,以最大程度上地提高声音水平呢?
是因为做不出来?显然不是嘛,山灵这样的厂家,说技术不够,鬼都不会信。
这是第二个关子,看官可先想着,等我后文揭晓。

问题三、山灵M5在3月22日正式发售,与同价位的另一款国砖发售时间仅仅相隔一天,是约战的节奏吗?
这个问题,我们也先放下,其实可能这个问题是目前大家所最关心的问题,M5和L3到底买哪个。其实这个问题挺复杂,我还没听到L3的声音,所以没法说什么,只能说没有哪个东西是绝对好或者绝对不好的,你需要自己思考研究,选择适合自己的那个。

这几个问题,我将在后文中,逐一分析,给出我的看法。

【眼望第三】
这个环节,对我来讲其实是最痛苦的,我这拍照的水平实在是实在是抱歉。而且,这会子还已经入夜,光线很糟糕,我举着手机的手电灯拍的,诸君凑活看吧!
也在这个环节顺便介绍一下对比设备及测试所用的耳机。
其实在开箱贴里,我已经法国照片了,大家对山灵M5的外形体积都有一个比较明晰的印象了,我这里就来一张小特写,不再赘述了。




然后是对比器材
首先是几块大砖的合影


嗯,还有个乱入的捆绑组合——主力对录落在单位抽屉里了,今晚用一根纯银线凑活吧。


下面就是测试所使用的耳机的介绍了
1、入耳


音茶乐 绯贰式、威士顿W4R、威索尼克GR07、达音科TITAN5
应该说,这几个塞子都是均衡走向的、素质水平中等的杂食塞子,但音色或冷或暖、氛围或缓或急、有难推如绯者、有易推如W4R者,也有弹性如GE07者,均有所不同,大体上可以相对更加客观地表述一个前端的风格特点。


2、平头塞


森海塞尔MX980、弱水MOJITO、宇音PK1和森韵大白。其实前两天试听的时候,手里还有NUFORCE的GRAME ONE和微翼的修罗2(因为明净2太难推,所以修罗在这里更有代表性),当然还有些平头没有被拍摄进来,因为已经乱作一团我实在没精力给解开了。大家心领神会就好了。


3、便携式头戴耳机


请不要吐槽这个耳机为什么会爆皮,我也不知道。M5作为一个国砖来讲,不但要推塞子,也要搭配便携式头戴,这也是国砖的分内工作,所以这个还是很必要的,而我也只有这么一个便携式头戴,其实这个DT1350在我手里一年了,辗转换过好几块国砖,也没有太好的搭配组合,这次试试看。


5、大耳机


其实国砖直推大耳机并不是常规的,不过既然偶遇,又岂能不试试呢?


好了,终于完成这个回目了。也轻松了许多,之所以费劲搞这些,主要还是希望诸君能有更直观的体会和感觉吧。
【耳闻第四】
这就应该是大家都关心的一个回目了吧,其实目录的名字一开始我想着的是“我闻第四”,毕竟是我个人听感嘛。但后来觉得有点耳熟,才想起,这个名儿,和佛经里经常说的“如是我闻”雷同了,我可不敢往这个方向调侃,一方面对宗教的尊重还是起码的,我在不懂的情况下,实在是不宜拿来;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我是个党员,唯物主义是基本要求嘛。
闲言碎语不要讲,晒完照片咱们谈音响。(这个韵真难压。。。),还是先按照八股来吧。
1、三频
1-1、高频
测试曲目依然是我最爱的《东游记》,这个曲子以竹笛和古琴为主,靠乐器演奏及合成的背景声甚至艄公、纤工的号子声,营造了一幅在薄雾横江的阴郁之中,一个人乘船向上游漫溯,一路的踟蹰蹀躞,一路沉默、一路倾听。曲中的笛声就是作者心情和着眼点,时而在古琴所表现的江水两侧额山峦和山岚(请注意,这肯定是岚,而不是霭)之间飘扬,时而在背景音所体现的流水上抚荡;又时而在浆声和船工的号子里穿巡,仿佛灵魂的神游一般,是作者的一种孤傲的出世情怀和古文人的狂狷和写意。
这首曲子在高频方面的表现要点是笛声高频的延展,和笛子的音色,以及古琴高频部分泛音的完整度。我觉得山灵M5的高频在这几方面的完成情况都是非常好的。
延展方面,这个高频可以达到一个较高的段位,而且在延展过程中毫无衰减迹象,整个攀升-回落的过程是丰富完整的,而且攀升的秩序感有条不紊,没有出现脱节的情况。M5的高频形态打磨的恰到好处,既有足够的冲击力,也不会让人觉得刺激。
当然M5的高频是比较温暖的,不是那种十分犀利、快速的高频。但是足以“带你延展带你飞”了。
M5高频方面的信息量很足,形态完整,且拥有较高的音色还原度。以前我曾说过某大砖的高频“优质的解析,可以让竹笛的声音听见纹理感”,我觉得M5在这方面毫不逊色,竹笛的声音笔直纯净,还有细细直指的飞白感。甚至连演奏者演奏过程中气息的变换都可以有所感知。
再就是古琴,古琴的表现上,我可以听见古琴本音和泛音的一个非常有序的结合。泛音具有适度的、收放自如空气扰动感。古琴这玩意用来模拟高山流水的感觉自古就有,特别是古琴额度泛音,更是就像山间的岚,给巍峨的高山增添了气势和神秘感。但是这个度却很难掌握,如果泛音太清,就表现不出来这个烟雾缭绕的神秘阴郁的感觉,如果太重太混浊,又表现不出曲中表现的高傲的情操。我觉得M5的表现就非常好,当然,山灵的调音一直都是不追求极端,务求恰到好处的。
所以,我在使用M5听这首《东游记》的时候,感受到的是一种非常符合我所理解的曲子心境的一种状态和感觉,这个状态和感觉是靠M5在高频方面的素质和恰到好处的调音来共同完成的,所以我不管这里面到底是素质还是调音起到更多的作用,我只认为,M5的高频对测试音乐的表现,是非常优秀的。
1-2、低频
低频,我一般选用两个测试曲目,一个是窦唯94年的专辑《黑梦》,另一个是窦唯14年的专辑《殃金咒》。说来有意思,这两张专辑相差二十年,《黑梦》专辑的鼓手赵牧阳和《殃金咒》专辑的合作者莫西子诗,居然都参加了中国好歌曲,还都进了刘欢组。可见宿命这东西是存在的。
《殃金咒》这张专辑属于仿金属类的实验音乐作品,音效风格上来讲,基本上就是金属风格,以前我用来金属类的那种低频效果,特别是贝司的低频去的。山灵M5这个机器大体上不属于这个风格,其实客观地说,M5这个机器唯独就无法听这个风格,倒不是低频少,而是声音太柔和,不是那个很硬很噪的东西。所以这里就不说了。本篇中,就以《黑梦》专辑为例,聊一聊山灵M5在普通的流行摇滚方面的表现吧。 其实呢,要论动次大次,中国人真的是远远不及外国人的,无论是白人大叔的摇滚,还是黑人小哥的嘻哈黑炮,要论动次大次都比窦唯玩的6,甚至梁博的低频音效处理都要比这张二十多年前的老专辑要好得多。但是我仍然执拗地选择这张专辑,一方面是因为赵牧阳的鼓打得有味儿,能把这洋范儿的架子鼓里打出黄土高原的倔劲儿来,另一个原因是,这张专辑背后有八卦,可以更吸引人。2333……
这张专辑创作于1993-1994年,当时窦唯离开黑豹乐队,然后组建并解散做梦乐队,最后投入到台湾滚石公司下属的魔岩文化公司后,录制并发表了这张专辑。从专辑的名字和内容上很容易看出,当时的窦唯处在一个想法交杂的转型期,一方面背负了沉重的负担和恶名,一方面心里仍有疑惑和愤怒,同时还对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充满期许和憧憬。(具体的八卦内容,百度一下您就知道,毕竟天后身上是从不会缺乏各种谈资的)
《黑梦》专辑里最主要的低频来源就是架子鼓,这也是我们听大多数流行摇滚的时候关于低频最关注的着眼点,这张专辑中,鼓点不但起到了带节奏,冲击感官的作用,甚至还在模仿了脚步声和心跳声,在中国音乐圈子里,可以说是创举了。
架子鼓的低频对器材的主要衡量点就是量感、下潜与回弹、扩散状态这几方面。
量感上来讲,山灵M5低频的量感适中偏少一点,还无法使黑梦中的鼓达到HIGH曲儿的状态,如果是想听轰头图个爽劲,然后一直跟着动次大次的的节奏或点头或摇头,我觉得还是得慎重考虑一下。M5所要表现的不失这种音乐内容。
不过适度的量感可以给中频提供更多的施展空间,也不会影响到三频的整体结构框架。当然,M5的低频也不是极少的那种,正常流行摇滚的节奏感还是可以带起来的。
山灵M5的下潜深度不错,也能说得上是拳拳到肉,具有非常明确的下潜过程;回弹速度适中,并不是特别快,而是一个很流畅的下潜——回弹的过程。
鼓声的扩散体积较小,但并不干瘪,发散感在一个很有序的控制范围内,扩散出来后很快就收住,而并不是漫无边际的发散成肥腻的一片。
纵听《黑梦》这涨专辑,山灵M5在架子鼓上的表现很适度,具有一定的侵略性但不会让人感到持续的压迫感,具有一定的力量感却能够完成一个有血有肉的流畅的低频过程。非常完整地表现出了这张专辑在黑色迷幻的状态下,作者反而冷眼旁观的的一个独特视角。应该说,如果低频再干瘪一些,就没有这个迷幻的氛围,而低频在肥厚一些,却又显得沉迷于其中无法表现出作者的冷峻的心态。
综合而言,M5的低频在表现大多数流行乐的时候,都是可以进退张弛,游刃有余。
1-3、中频
关于中频的重要性,这次就不赘述了。
对于中频来讲,我最关心的莫过于音准和衔接了,其次的便是声音的特质了,可能这一点我自己也不是十分明白,但是我觉得大概就是调音者对声音,尤其是人声的理解和表达吧。
其实人声这玩意呢,我也认为是基本上取决于个人喜好,毕竟有人就是喜欢拔高中频的那种萌(tai)妹(jian)音,也有人喜欢浓腻的试(xiu)音声,对此我还是保留意见吧,只能说从我个人审美来讲,我还是比较喜欢相对宽松自然准确的人声。不过好在上面说的那些我不喜欢的特点往往出现在耳机方面,一些消费级播放器也会有,而倒真的是国砖方面这种情况并不算很多。
平胸而论,国砖的调音恶趣味并不是很多,往往是集中在调音过于求稳而导致特色不足,另一种就是为了凸显素质而忽视乐感,还有一张情况就是本来就是器乐调音被误读。可自行对号入座。
本次评测中,我选取测试中频人声的曲目比较多,这里拿出两张专辑为例进行说明,男声选用周华健的《江湖》,女声选用齐豫的《骆驼.飞鸟与鱼》吧。
首先聊一聊《江湖》这张专辑,我在整个高中时代,基本就是在周华健的歌声里度过,当时磁带里有三分之一都是周华健的,后来听情歌越来越少,相对就淡忘了些许。直到前年听到了这张《江湖》专辑,真可以说让我拍案,一时间觉得自己年少时的偶像在我将踏入不惑之时,给了我人生中一份最好的半程礼物。这张专辑以《水浒传》做为议题,十几首歌曲,或怀古、或哀叹、或激昂、或散淡,林林总总都是中年男人对生活的感慨,周华健在这张专辑里用白话式的唱腔直叙胸臆,古风盎然。听完这张专辑,总让人拍案观止。
对于这张专辑,M5与森韵大白的搭配是比较让我满意的,周华健阳光、醇厚的声音刻画的非常到位。众所周知,周华健的鼻音非常重,在很多器材听起来,周华健的嗓音和鼻音会混作一团,而这次嗓音和鼻音的音色可以清晰地区别呈现出来,嗓音周边微小的颗粒感和鼻音附带的气息感跃然纸上,仿佛间就是寻常巷陌里的门房前长凳上坐着纳凉的老者再对你娓娓道来,述说着往事笑谈。
另一张专辑就是齐豫的代表作《骆驼飞鸟与鱼》,应该说,女声的种类很多,我个人的喜好而言,相对更喜欢这种恬淡、平和,娓娓道来的这种女声。《骆驼飞鸟与鱼》这张专辑,具有很强的人文气息和诗意,齐豫的嗓音中性飘逸,比较适合表现这样的人声感,柔和宽松,并不是如同各种试音碟的声音那样,把人声强化后强行灌入到耳朵里,给人一种不知所云的HIFI感,M5的女声更加柔和自然,也没有刻意地拔高以彰显所谓的“甜美”,人家声音就是那样,干嘛要所谓的“甜美”呢?


综合而言,M5的中频、人声表现是倾向于自然宽松柔和的,同时又不失密度和纵深,具有足够的信息量,以保证声音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没有太多的染色加工和频率调整。就大多数音乐风格而言,M5都有非常良好的表现和适应性。相对于比较极端的音乐风格和喜好,可能就需要你多试试更种耳塞的搭配了,毕竟,我手里的耳机大都是这种风格的。
2、结像
其实,结像的大致情况,在三频里已经介绍的差不多了,这里简单汇总一下即可吧
体积,山灵M5的结像体积适中,就是如果有99种结像体积,那么会有49种比M5大,另外49种比M5小的那种严格精确的的中间。相对来讲,中高频的结像体积稍大,而低频的的体积略小。
形状,M5的声音状态柔和圆润,棱角感不强,结像的衔接都有非常柔和的过渡。有韧劲,不乏力量感。
表面湿润顺滑,毛刺感不多,具有较强的光泽感。
密度拿捏的准确,并没有刻意搞成很密很重的那种感觉,而是更加自然的感觉,根据歌曲实际信息,具有应有的飞白感的。


3、空间感
3-1、声场
这个就相对容易理解了,就是模拟的演奏区域的大小和形状。一般来讲,我们考虑古典乐和一写现场演奏的室内乐居多,流行乐因为制作原因,很少考虑这部分内容。
声场对于古典乐,特别是大编制的交响乐及协奏曲来讲,简直就是灵魂。其实上百个乐器一起演奏,我们真的很难听见某一个乐器的特质,而更多是器乐的整体的排布和气势。
我最喜欢的古典乐是一首大俗中的大俗——柴可夫斯基《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嗯,毕竟我这个年岁的人,多少还是赶上了一阵老大哥的审美年代,加上又是毗邻于那边,所以,对战斗民族的文化音乐啥的,还是颇有情结的。
我对柴一这个曲子的理解,就是那种万物复苏,日出时第一道霞光冲破黑暗、江河解冻后开始奔流的感觉。这个曲子钢琴是主导,但是开场的圆号和后续的大小提琴分别构成了整个乐章中最重要的几个旋律。曲子在宏观上气势壮丽滂沱乐律交错,微观上又经常有独奏的小节,可以说非常吃播放系统的功力。
以前我用M2也曾经试过古典乐,虽然听起来还是挺有感觉,但因为M2的音色整体更加偏暖,声场方面也还有所欠缺,所以,这次当我听到M5也是这种风格的时候,其实对古典乐方面是没有抱太大期望的。
但当我实际听到M5表现的柴一的时候,真是让我吃了一惊。M5的声场比M2的提升太大了。M5如果搭配MOJITO或者PK1的话,真的是可以说,整个乐团的所有声音都完整有序地平铺开来,钢琴、左小右大,两侧的管乐,后面的定音鼓完全是扇形排开,相互之间合理顺畅地有序排列,加上观众的掌声,构成一个完整的圆形空间。纵向表现也很好。
M5的声场,我觉得是可以说接近于C4的水平,当然,差距还是存在的,无论是大小还是整体的分布感上来讲,C4这块神砖就是吃声场这碗饭的。对于M5来讲,这个不可强求。
应该说,我用M5听听古典乐还是觉得非常好的,至少在声场方面,M5在这个价位的播放器里绝不吃亏。
3-2、分离度
这个我采用的是去年的一张专辑《迷藏》,演唱及制作者,梁博。
关于这张专辑,我这里不做太多介绍了,因为我还是害怕狐大嘲笑我。之所以选择这张专辑,是因为这张专辑采用现场录音,现场录制MV,其空间感具有一定真实性。而且,我们也可以在MV中准确地看见器乐的排布位置,作为参考依据。
简而言之,M5的分离度非常非常好。人声吉他贝司鼓键盘,以及客串的钢琴和风笛相互交错,却没有任何的干扰,尽管M5的街巷体积并不算小,仍能够保持非常清晰而又适度的距离感,殊为难得。
4、动态、静态
4-1、动态方面,我觉得对于M5来讲,只能说还可以。在一些交响乐的表现力上,气势感还有些不足,当然,这个不足是相对于C4和QA360这样的东西而言,毕竟动态这个事儿,,还真得是体积才说了算。
4-2、静态,M5的静态速度适中,不是非常凌厉迅速的,而是相对适中的柔和宽松的感觉。这个就是使用者个人喜好以及所适合的音乐风格的问题了。
5、解析
山灵M5的解析状况很好,无论是细节处声音的表现力还是声音信息量内容的完整性,以及声音的真实程度几方面,在同价位的机器中均属上乘。就其定位而言,无可挑剔。


6、推力
根据所测试的耳机来讲,我觉得M5直推那两个大耳机,确实是比较吃力的,不过也不算是恶声,偶尔推来听听并没有什么违和感,而推前文所述的绝大多数耳塞可以做到游刃有余,没有什么困难。即便是在低增益的状态下,推绯这样的塞子基本上也没啥问题,塞子的基本框架和声场等方面都是可圈可点的。
这些塞子里可能唯一觉得有点难度的是PK1,主要体现是声音还不够凝聚,有些散。不过这也可能也有播放器自身声音特点因素。
整体来讲,M5的推力确实是略小于C4和QA360,而要好于同价位的多数产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推耳塞来讲,不会成为瓶颈。
7、音色
其实前面也已经介绍的差不多了。M5的音色是温婉柔和宽松的,同时不失韧性和张力的。声音的真实感很强。

好吧声音描述方面基本上就是以上的内容了,之所以在好几个章节具体列举了音乐内容,是希望我们把探讨的点落实在音乐上,这样可以更加有的放矢,让发烧的过程并不那么枯燥。
【答问第五】
前面已经把声音的特点描述的差不多了,至于所谓的结论,我们还是暂且按下,这里我们先把前面我自己提出的问题来聊聊,说说我自己的想法。
第一个问题是价格,对于山灵这样的一个品牌来讲,蓄谋已久的旗舰产品,最终发布价格却是让人瞠目结舌的2480,这个价格在目前的国砖市场上往往就是个中端产品的价格,甚至是一些品牌最低端产品的价位,就山灵而言,M2刚刚取得了如此的成绩,正是意气正盛的时候,在这个时候选择了如此的市场战略,确实是让人不解。
于是各种猜测也纷至沓来,最广泛的一个猜测是,“是不是山灵还有进一步的市场计划,M5只是个过渡产品,而很快就会有真正的、定价更高的旗舰面世?”对此,山灵方面给予了坚决的否定,山灵M5就是山灵DAP产品的旗舰型号,短期内不会发布更高端的产品,目前也没有更高端产品的研发计划。
话说到这儿了,大家虽然将信将疑,但本着山灵方面一向良好的信誉,也没有人太多的质疑,也就没人再提这个事儿了。在这里我来试试猜测一下个中原委吧。
山灵为什么降旗舰产品作出了一个“中端定价”?我倒觉得,这恰恰可以印证,M5就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山灵计划中的旗舰产品。
首先,我们得知道什么是旗舰产品,对于这个行业而言,旗舰产品以为这个产品是该品牌产业链上最高端、最能体现品牌的能力,最有说服力和代表性的产品。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事情就是代表性,一个产品的产业寿命是其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试想一下,一个买了三个月就再也卖不出去的产品,无论其多贵、多有技术水平,我们都很难说它胜任“旗舰”这个称呼,只有经得起市场和时间考验的,能留得住,能成为行业标识的产品才更有期间的意义。
然而对于电子音响行业而言,最大的敌人就是时间,每个产品都会因时间的推移,在技术创新性、顾客新鲜感、周边适应性上有所后退,因而导致市场竞争力的下降,为了弥补这个,如果你是老板你会采用什么措施?很简单——降价。
然而,降价却是一把双刃剑,虽然补偿了产品的竞争力的缺失,但是却严重损害了品牌的信誉度,你让消费者对你的新产品心存芥蒂,都会担心今天买了明天降价这种情况。为了弥补这种情况,厂家的办法就是换购。然而换购也有问题,就是一方面消费者并不觉得真正的实惠,另一方面就是他们会担心换购的产品翻新后回归市场。总之吧,降价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们和商家都无法预测的,也都是困扰商家的老大难问题。
山灵当然也面对这个问题啊,以前在发布M3和M2的时候,因为进入随身市场时间还短,还没有进入循环周期,等发布M5的时候,这个问题就已经摆在眼前了。
怎么办?面对市场的持续性,采取什么措施才能让商品的价格“软着陆”?山灵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奇怪而且震惊的回答方式,那就是——根本不下水。
直接把产品的上市价格压下来,按照产品运营中期甚至后期的价格进行定价,这样就完全避免了后期的各种问题,即便是若干年后,M5的市场竞争力较现在下降,2480仍然会是一个没有问题的价格,也无需通过调整价格来补偿市场竞争力。避免消费者的利益和厂商的品牌信誉受到伤害。
这个问题看起来,就有一个比较合理的推论了。但是,这里面还有个问题,就是前期价格偏低会导致山灵的利润下降,这才是问题的死结啊。山灵肯定不失公益组织,不是大自然的搬运工,他自然不会放过每一点收益的。
但是中国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第五册告诉我们,金额=单价×数量,想拥有更多的收益,很大程度上要来源于销售数量。我觉得山灵对M5的销售份额的心理预期是比较高的,所以他们是很自信地压低价格,在获取同等利润的情况下,维持后续市场稳定性。
应该说,山灵的定价方式是具有深度的前瞻性的,是对市场进行动态化的考量后得出的结果。


这是我对M5定价低于原有预期的一点猜测,并未在山灵方面得到印证。不过好在这就是几句闲话,无论对错,不影响M5自身的品质和价格。无论我怎么猜怎么想,山灵M5就是我们有目共睹的这样的水准,这样的2480的价格。

第二点,为什么山灵不把M5 的体积做得更大而获得更好的声音
体积和音质成正比,这个事儿基本上算是广泛承认了。但这个也仅仅就是在广泛意义上,就答题情况而言的。M2和M5其实本是就已经告诉我们,我们可以在较小的体积里,获取相对更好的音质。
就M5而言,其声音素质水准可能真的要比很多比它大一些的机器要好,无论是素质还是调音。
什么?你让我举例?你太坏了,,至少,M5要比体积比它大的M3音质要好。


那么,真正的命题来了,为什么M5不把体积做的再大,而获得相比于自身更好的音质呢?
我觉得这里面有两个主要原因
1、山灵的出身。
山灵是中国最资深、最牛B的音响品牌之一。本来搞得是更高大上的音响,对于随身听的看法,比我们更加认为那是个“随身听”。
他们对音乐器材的整体认知是比我们全面的,也就是说,他们觉得随身听素质的那点差别没那么重要。他们也不想用那一点点素质的提升来破坏随身听的便携性和调音的完成度。既然已经有了满意的声音,又何必为了追求那一点点素质毁掉一切呢?
2、山灵的心态
其实每个厂商都有一个“性格”,激烈者如头领、傲娇者如猥琐,都各不相同。而山灵的性格就是端正稳重。
当山灵做出来一个完整的产品方案以后,是不会拼了命地把自己所有的想法、技术都押在上面的。众所周知,播放器的电路是非常复杂的,如果要做的更大,就必然面临更多的问题,其实我们在市场上也看见了很多的产品都是某一方面的水平很突出,但其他方面就显得不足;或者是很多产品具备了很高的素质,但是相应的设计做的不够而导致实际听感并不好。而山灵这种稳重的性格,使他不会做轻易的冒险,而会更多的把握住手里已经成型的东西,确保每个产品都是万无一失的。
我觉得山灵做事情,不会轻易挑战自己的极限,而会在每次发力的时候,留下一两分的余量。按照古人的话讲,这叫做“不为己甚”吧。


按照上述的两点猜测,我觉得山灵肯定是有能力投入更多的技术和软硬件的,但是他们的视角和性格致使山灵M5选择了更科学也更稳妥的方案。
毕竟,M5已经非常优秀了,再大一些,声音也难说有很大提升,却可能带来更大的风险。懂得把握尺度的,才是睿智的人。

第三个问题就比较可怕了
两款同价位的国砖几乎同时发布,是约的节奏吗?
这个问题这几天在各个平台上,特别是隔了一趟街的隔壁吧,吵得昏天黑地,各色人等粉墨登场。我看也没吵出个所以然来,所以,我觉得我在这篇枪文里,其实也很难给什么结论。
毕竟我还没听过L3.
这两家是不是约呢?我觉得不是。我对这两家的印象都非常好,山灵是个稳重的厂家,且随身听并不是他们的传统产业,所以一直在圈子里都是谨慎谦和的,对友商一直也都是很尊重。而老万这个人,比较直,在圈子里这么多年一直注重自己的产品,在营销方面也是以产品水平为中心,且,我跟万总有过一次不期而遇,他给我的印象就是务实的,内心是有些骄傲的,我这个骄傲的意思是,强烈的自尊心和道德感。
这样的两个厂家,虽然规模不同,但都是业界比较口碑的,经过时间验证的成熟的厂家,我觉得他们都不会在产品以外的事情上做太多台面下面的工作的。
今天看羊驼君的帖子,也印证了这个看法。双方在展会上见面都是相逢一笑。


那么,这个事儿是从哪儿来的呢?其实我也不知道。
只能说,一些好事者的或无聊、或险恶、或无耻的心态在作怪。


丑恶的事情我们就不多说了,那么这次遭遇战的结果是什么呢?我的看法是——双赢!
没错,对于商家来讲,乐彼和山灵的双赢。通过这次事件,几乎给消费者这样的一种认识,L3和M5到底哪个更强一些,谁也不知道,但是在这个价位上都是好机器,都是对原有的2000-3000的播放器市场的一次冲击甚至洗涤。人们在选择的时候由原来的多选,变成了二选一,如果细算一下,这不是双赢是什么?
当然,对于其他厂家,这也不是坏事,这就督促着各个厂家都要重新调整产品战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与这次比赛的两个选手竞争。对于整个国砖市场而言,提高了整体的竞争力,去与高端消费型播放器和洋砖进行竞争,与所谓的"HIFI手机"进行竞争。
如果我们都把着眼点放大,就会发现更加广阔的市场,这个更加广阔的市场还恰恰需要每个友商联手才能共同开发。


而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个水准的播放器都卖到2500了,还不是好事儿吗?

【切克闹第六】
先来解释一下这个标题,因为从第三章开始,标题的主题分别是“望”、“闻”、“问”,那么第六章,就应该说“切”了。我想了想,也不知道切什么好,如果说说切歌的问题,其实也没啥可说,且我是个不太喜欢频繁切歌的人;而如果说切题,这本就是一篇漫谈,又有何题可切呢?
想来想去就想到了这个不着边际的词,切克闹,这个词的意思是“check it now”,也就是核查一下,确定一下的意思。我觉得到了这里,我们也是时候对M5这个机器check一下了,或者是,是总结一下了吧。
6-1、声音素质
山灵M5这个机器的素质,我觉得相比QA360原版、七彩虹C4或者N6这样的传统意义的、得到广泛承认的优质大砖相比,总体来讲并不算逊色,但有些地方还是显得在一些细微的地方还略有不足。比如,M5在声音整体的解析、声场分离度、高低频的延伸能力等方面相比大砖并不逊色,但是在解像力何动态上还略有不足。还有就是M5的推力相比那几个大砖也有所不足。当然,无论从价格还是体积上来讲,M5能达到接近于这几款经典素质大砖,这本身就是胜利了。
而如果相比于传统意义上的2000元左右级别的“中砖”来讲,M5声音素质的优势又是非常明显的。2000左右级别的“中砖”,至少我是从没听过声场、分离、解析等方面可以与M5相比的。推力上也应该是没有比M5推力大的。
所以,按照我的看法,我觉得M5素质大致应该是比大砖略低一点,而明显高于中砖的。所以我这段时间说过很多次,M5可以认为与QA360、C4处在同一水平区域里,但比起那两个大砖,在一些地方还略有不及的这样一个状态。
6-2、调音
山灵的调音水平,我这里无庸赘述。M5延续了之前产品的宽松温润、而清晰有序的调音方式,但M5相对M2来讲声音更显清亮通透,甚至基本上我觉得已经不算是所谓的“暖声机”了。
M5的调音完成度很高,在这个调音思路里,基本上没有再调整修改的意义何必要的感觉。
而与前文中所列的C4、N6不同,M5的调音方向更为开放,基本上可以胜任除了比较极端的音乐方式的绝大多数音乐风格,而都非常优秀。
6-3、搭配
山灵M5我所试验的这些耳机里,相对搭配最好的是GR07,两个调音素质兼备的设备放在一起,听感异常优秀,同样是素质与乐感并具。整体声音柔和宽松、空间开阔,侵略性不强。请大家不要轻视了GR07这个599块钱的塞子,前几天有个业界前辈教导我“GR07这个塞子值3000块钱”,霎时间我觉得以前我自己吹嘘自己是“天字第一号GR07粉”实在是相差太远了……
另一个非常好的搭配是MOJITO,与MOJITO的搭配,你就可以知道M5的素质到底有多高了。不过抱歉,MOJITO这个塞子好像是已经卖完&绝版了。
我其他的塞子比如说绯、W4R、MX980、大白等这些塞子,搭配起来都各有味道,都有比较好的组合。而与达音科T5的搭配,其实也还好,但是不如其小弟与T5的搭配那样具有化学反应。
6-4、折腾
M5的LO质量不错,我试着捆了一下,比M2的LO质量好很多。如果有一个合适的耳放组合,搭配起来,意义还是挺大的。
M5数字输出,我没试不好说。
USB DAC,也没试过,按照一般情况来讲。MP3的这个功能不会比它自己播放更好,所以看官只要自己看功能的使用方式就好了。
6-5、用法
其实,按照我上次对M2的谈论,M5应该算是个“便携大砖”。也就是当作随身听使用,可尴尬的是,如果你有了M5作为便携,书包里的大砖相对于M5的提升又不算大,所以……你有M5的话,可能就够了。

【选择第七】
今天看某SIR的微博很有意思,说这次山灵M5和乐彼L3的相继发布是一场遭遇战,双方采用了美国南北战争的方式,阵列枪战,换句话说,也就是排队枪毙。其实我原本是不太想谈这个话题的,毕竟我是没听见L3的,但想了想还是觉得说一说我的看法吧。
对于烧友而言,购买之前的试听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无论是实体店、同城聚会或者是巡回,都是比较难的,大多数情况下是要看网上的评论来决定购买方向的,或者更多的人选择作伸手党,直接问哪个更好,哪个最牛B,哪个能秒、虐、碾压哪个。
其实,这个事儿让我觉得很无语。这让人怎么回答?七彩虹C4能秒虐爆碾压HM603?我看也未必。每个产品的性能特点都是独一无二的,更有各自适合的角度和方向,我们每一篇听感、评测都已经把这个设备的特点说的清清楚楚的了,你看看就知道某个设备是否适合你,何谈什么秒暴虐碾压呢?或者说,又何谈什么哪个东西更好呢?
回到我们今天的主角山灵M5上,自上市起到现在已经有一个星期的时间了,这一个星期,很少有人关心M5适合什么音乐、声音大概是什么样的,很多人一上来直接来一句,跟L3比哪个强?对此,我只能理解为,一些学生党烧友,可能习惯了名次、分数的评价方式吧。
对于我来说,我需要一个东西,不是因为这个东西好,而是因为这个东西是我所缺少的,对我是有用处的。如果我要买一个播放器或者耳机,不是因为这个播放器或者耳机很好、很牛、能秒虐爆碾压别的产品,而是我喜欢这个声音。
就像今天我们说的M5,我在这里已经把他的声音说的清楚明白了,你是否需要或喜欢,还得靠你自己去衡量,如果确认你喜欢,就可以买;如果是不喜欢,就径直绕路即可。和别的产品有啥关系呢?
最后,我只能说,HIFI这个事你永远得不到最好,你只能是在你自己的理解范畴里得到适合你的东西。
【HIFI第八】
其实关于M5本身已经没啥可说的了,前面说的也差不多了,相信很多对M5感兴趣的人都已经听过或者是入手了,这里再谈M5就显得有点冗余了,而其实我手里的那个M5也早就拿出去巡回了。
本想草草收尾,却也觉得意犹未尽,所以今天放开来谈一谈这个比较脑洞的问题。
本文第一篇浅谈了几句音乐,和对音乐的态度,作为收尾,按说应该主题更大,要做到“大旨谈情”却又谈何容易,只能说就我个人的一点小小的鸡汤吧。
HIFI是什么?音乐是什么?听音乐为了什么?其实每个人的理解真的未必相同,我可不敢说谁是对的谁是错的,或者说这个是高尚的,那个是低俗的。但无论什么样的音乐,什么样的态度,首先你听音乐的的标准是自己觉得好听,音乐的内容能够与自己的心态契合,通过音调和节奏的传输方式,让自己和音乐内容进行一次精神上的交流,对吧?
这种交流和你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其实是一样的:有的音乐是你的朋友,可以分享你的喜悦和失落;有的音乐是你的老师,潜移默化地把知识道理将给你;还有的音乐是榜样,树立一个自身的精神人格给你看。等等等等
我觉得林林总总吧,总不过是你在得到音乐内容后的一种自我思索后,对自我的一种调整。以逐步完善我们自己的精神世界。
所以,我觉得,我们如果把音乐当作一种简单的工具、或者仪式化的一种消费品应该说就是买椟还珠了,既然我们爱音乐、爱HIFI,那么我们绝不该在音乐内容上浅尝辄止,对音乐的认知更不该停留在“低音劲、中音甜”上,而应该做到音乐精神和HIFI玩法的契合上。
比如,我们听1812时追求的大声场大动态,实际上更应是想到俄法战争时候波澜壮阔的画面以及战斗民族的英雄情怀。反映到自己的内心中,更应该是对战争的英雄主义解读和在战争中体现的个人的家国情怀。
再比如,我最喜欢的窦唯的《东游记》,我一般确实用来测试高频,但实际上这个曲子反映了作者阅尽繁喧后遗世孤立的心态,作为听众,我觉得刻意让我懂得做人的为了理想的操守和面对变故后从容的心态。
所有优秀的音乐都有其精神内容所在,而我们如果仅仅关心其声场解析,是不是买椟还珠了呢?
好吧,我们再把目光回到M5身上,毕竟这是一篇枪文嘛。
M5就是这样的一个注重音乐内容表达的机器,M5的调音方式不追求机制的体验、更不追求感官的刺激,更多地是将音乐舒展开来呈现在你的面前,甚至尽量多第希望你忘记他的存在,而更多地感受音乐的内容。
按照传普遍的看法来讲,这样的特点,往往被人定义为“不HIFI”。
但我觉得,这恰恰是是让人的精神状态尽量少地在声音本身,而更多地投入到音乐内容的理解上,这当然得益于这个品牌对HIFI深厚的理解和底蕴。
我们也希望更多的看到HIFI与音乐内容的沟通,希望看到我们说到HIFI,并不被人看作是钻牛角尖的精神病,而是“对音乐有更多理解和追求的”。
当然,这并不容易,需要更多的制造者和使用者一起共同努力。
加油吧。

扫描二维码,手机浏览内容

快速登录:
'); })();